孩子拒聽指令
我們在教孤獨癥兒童的過程中,常常會遇到如下的情況:一些孩子總喜歡手中拿著某種物品(依戀物),或經常只專注于玩弄手中的玩具(單一的固定行為)。如果此時我們想讓孩子進行另外一項活動,就必須先讓孩子放下手中的物品或停止玩弄手中的玩具。但在這個時候,孩子往往會對我們的指令充耳不聞,或有明確的拒絕扶(她)繼續玩弄手中的玩具,孩子必定會大哭大鬧,訓練也不能順利進行,分析孩子不肯交出手中的物品或不愿停止玩弄手中玩具的原因:
(1)孩子喜歡它,還想繼續持有該物品或繼續玩弄手中的玩具。
(2)孩子對索取物品的人不信任。
(3)孩子不具備交換意識。
想讓孩子配合家長學習,關鍵在于建立孩子的交換意識。交換意識就是在訓練中讓孩子明白“我完成了訓練者的要求后,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強化物(物品或喜歡的活動)”。
幫孩子建立交換意識
想讓孩子配合家長學習,關鍵在于建立孩子的交換意識。交換意識就是在訓練中讓孩子明白“我完成了訓練者的要求后,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強化物(物品或喜歡的活動)”。
我們在訓練中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交換意識呢?操作時可分為3個步驟:
(1)發指令,要求孩子把手中的物品給訓練者或放在某個可以看見的地方。如孩子無反應、拒絕完成指令或反抗,這時訓練者應遵循回合教學法的原則,先停頓,再重發指令,然后輔助完成,當孩子在訓練者的輔助下完成要求后及時給予二級強化物(夸獎),最后停頓。
(2)完成步驟(1)后,訓練者及時發出一個在孩子能力范圍內、簡單易行的指令,給孩子創造容易成功的指令。
(3)孩子完成指令后,訓練者應及時給予強化。
反復以上的三部曲,循環多遍后,孩子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會逐漸明白:當我完成要求后,我還能得到我的“心愛之物”,進而我們慢慢地幫助孩子建立起對訓練者的信任及交換意識,為訓練的順利進行和訓練目標的達成創造有利條件。
- 發表跟帖
- 相關文章
- 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