◢ 前言 ◣
當我們在感嘆無法教孩子,無法與孩子溝通,為自己目前的處境而悲傷時,我們其實更要想一想,孩子是否比我們更困難和需要幫助。
訓練能治好自閉癥么?
如果把“治好”理解為醫學上所指的“治愈”,即患兒不再有孤獨癥,使孤獨癥者的大腦生理異常情況得到全面改善,就目前而言,通過“訓練”而“治愈”的孤獨癥患者幾乎可以說沒有。
但是,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矯治,使孩子生活自理,甚至獨立生活,并展示出良好發展狀態的個案卻有很多。有些孤獨癥兒童在成年后能夠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出來,有的人已經進入了大學,有的人從事設計方面的職業,但從專家對他們的評述中,仍能夠感覺到他們的舉止透出典型的孤獨癥痕跡,只是這已不再是將他們與社會生活隔絕開來的障礙。能夠達到這一程度的孩子只是極少數,而且與他們一直得到良好的訓練分不開。
無法治愈,那訓練還有意義嗎?
雖然訓練不能讓孤獨癥兒童徹底痊愈,但訓練對于孤獨癥兒童的矯治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。孤獨癥兒童由于本身的障礙,失去了正常、健康發展的內在能力,但并不意味著,我們只能眼看著他們陷入孤獨狀態中而無可奈何。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,孤獨癥兒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,教與不教,教得是否得當,對他們的發展具有極大影響?!昂玫姆较颉本褪撬麄兡軌蛑鸩骄邆渖鐣m應能力、生活自理能力、與人交往的能力,甚至,在接受培訓后,可以從事某項工作而達到生活自立。如果聽之任之,孤獨癥兒童的癥狀很難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好轉,相反,往往會出現愈加嚴重的情緒、心理、行為等障礙,使得周圍的人甚至家人都感到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。由于被他人排斥,孤獨癥兒童的受挫經歷就會越來越多,這將進一步把他們推向更加自閉的狀態。
【全文完】
- 發表跟帖
- 相關文章
- 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