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閉癥孩子學習語言大多都是從模仿開始的,而孩子們在由接受性語言向表達性語言過渡時很容易出現“鸚鵡學舌”的現象。而對于那些沒有經過訓練就有語言的孩子,這種現象就更嚴重,并且矯正的時間會比前者要長一些,因為就像正常人的口頭禪一樣,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語言習慣,一時間是不容易改正的,更何況自閉癥孩子對語言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距。孩子在前期語言訓練過程中,有了一定的專注能力和接受、執行簡單指令的能力。盡管如此,對孩子出現的“鸚鵡學舌”現象仍然不能掉以輕心,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矯治。我們來以分析原因為入口,找準“鸚鵡學舌”現象的根源。
正常兒童也有鸚鵡學舌的現象,他們的年齡段大多處在2歲之前,隨著孩子交際的拓展,兒童的語言也越來越豐富,所以,這種現象會自然消退。但自閉癥孩子則不能,如果不進行矯治,他們會一直重復下去,甚至語言會發生退化。由于自閉癥兒童生活在自我封閉的心理世界里,所以他們鸚鵡學舌現象比正常兒童要嚴重的多。作為家長和老師,首先要從自閉癥兒童形成鸚鵡學舌的原因入手,找準鸚鵡學舌”現象的根源。我們從自閉癥兒童的身心特征進行分析,找出了自閉癥兒童產生的鸚鵡學舌現象的原因有:
1.對語言的不理解。
我們知道,自閉癥兒童的典型特征之一是語言障礙,形成語言障礙的原因是自閉癥兒童對語言的不理解。那么,鸚鵡學舌也就可以歸納到對語言的不理解這個根本原因上。因此,無論你對他下達什么樣的指令,他也只會重復你所說的話,并且無其它反應。即使你再說多少遍,他也是仍然如此,甚至不耐煩而誘發各種問題行為。
2.專注能力差。
缺乏目光對視,且專注能力差是自閉癥兒童的一大缺陷。甚至在有些自閉癥兒童那里,幾乎沒有專注力。所以當家長或者老師對他下達任何指令時,他根本就沒有聽進腦子里去,即所謂的“聽而不聞”。自閉癥兒童在其語言發展過程如果僅僅是依靠他的模仿能力,而忽視專注力的培養時,很容易造成自閉癥兒童的鸚鵡學舌。所以,無論是教自閉癥孩子發音也好,動手操作也好,對任何一個指令的下達,都要以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為前提。當孩子沒有與你對視時,就不要急著下指令,要吸引他的專注力。平時的語言訓練中也不能忽視專注力的訓練。
3.自我刺激。
兒童的語言模仿有即時模仿和延遲模仿,但這兩種模仿都屬于鸚鵡學舌的范疇。前者可以歸于對語言的不理解上,而后者的產生則有點復雜,多表現于自言自語,孩子會莫名其妙地說一些別人說過的與此景不相關的話語,仔細觀察,他們的自言自語雖然沒有意義,但都是他人曾經說過的。孩子獨處時,自言自語的現象就更明顯。正常人孤獨時會尋找排遣的方法,由于自閉癥孩子的性格特征,這種現象就可以解釋為他們的自己刺激行為。想要減少這種行為,就要讓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,轉移他們的注意力。
另外,自閉癥孩子的鸚鵡學舌現象也有引起他人注意的功能。但這比較少,往往是存在于那些程度輕一點的孩子身上。這種情況,訓練者可以采用忽視法矯正,或者進行制止,用正確語言行為來替代。
- 發表跟帖
- 相關文章
- 熱門文章